典型問題理應seo“點名批評”
  近日,系統家具中央紀委通報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,點名批評的方式,產生了“強震效應”——
  因為長期形成的積弊,官員被批評、尤其是公開批評之時,往往是不點名批評甚至“大而化之”的批評,錶面上是“照顧面子”,實際效果卻是“好好先生”們把批評虛化了,對公眾而言更是霧裡看花,談不上知情,更難言參與、表達和監督。而作風建設,目的是要通過整肅官員的行為,重建與群眾的密切聯繫,破除潛規則的點名批評住商,直接明瞭、認真求實,既能震懾官員,也能贏得公眾信任,一舉多得。
  (據《京華時信用貸款報》)
  “怕麻煩”折射救二胎助盲點
  這兩天,“井底人”王秀青的故事被媒體曝光之後,他獲得了月薪3000至4000元的工作,鄉鎮和村裡也讓他提交申請低保的手續。當央視記者問及他為什麼不申請低保時,他認為申請低保讓政府很不體面,不想給政府添麻煩——
  按照王秀青的思維,“混不好”是自己本事不夠,怪不得政府。顯然,在他的思維里,政府是管理者而不是服務者,他更不會認為社會救濟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。然而,社會救濟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“最後一道安全網”,對於維護社會“底線公平”和社會穩定有極其重要的作用,它是政府責任的“底線”,而不是“麻煩”。他的無知不僅反映了他個人知識水平的缺陷,更折射出社會救助的“盲點”。
  (據《浙江日報》)
  “站票半價”討論中的悖論
  每年春運的時候,火車票“站票半價”的議題都被提起,它很容易激發公眾情緒,被很多人看成了一個“鐵老大蠻不講理”的老問題——
  一方面反對鐵路以市場的理由漲價,另一方面又以市場的名義要求鐵路“站票與座票不同價”,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。從我們直觀和本能來看,站票與座票價格應有差別,可其實這個價格本就不是一個市場化價格。“無座”不是一種座,而是在春運這種特殊情況下,為滿足井噴式遠超過鐵路運力的回家需求而採取的無奈之舉。其實,從技術角度看,“站票半價”也難以實現,因為火車上的座位是流動的,這一站沒座,下一站有人下車,也許就有座位了,很難精確統計。
  (據《中國青年報》)
  讀懂勤勞里的“薪”酸
  著名市場調研機構GfK近日對德國和其他7個國家的8000名員工進行了一項名為“哪個國家的員工最勤勞”的問卷調查,結果顯示,中國員工公認為最勤勞——
  “過勞”現象普遍,“超時”成為常態,無論你自覺還是不自覺,很多時候只能犧牲健康來換取“飯碗”,換來打折扣的“權益”。但是,假如權益失去制度的保障,勤勞到最後也可能讓自己成為“炮灰”。讀懂最勤勞里的“薪”酸,企業要反思,社會要反思,制度要反思。
  (據《浙江日報》)  (原標題:微 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f82xfgbb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